首页
关于我们
品质保证
bob综合最新版下载
一站式服务
BOB体育综合app下载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BOB体育综合app下载
铝业变“绿业”靠什么(现场评论·提振信心促发展③)
发布时间: 2023-12-14 来源:BOB体育综合app下载

  传统铝业之变,靠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理念的指引,靠数智化生产管理模式的支撑,靠放大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

  啥是“绿铝”?不久前,记者走进广西百色广投银海铝业有限责任公司一探究竟。车间里,几十台电解槽正将氧化铝粉末电解成符合纯度要求的铝液,每隔24小时,沸腾翻滚的铝液就会被取出,送往下游的铸造加工公司。电解槽所用电力一半以上是清洁能源,先进的技术将电流效率稳定在93.5%,综合交流电耗呈下降趋势。

  采用清洁能源、推动清洁生产、碳足迹可追溯,使银海铝业电解铝项目获得全国首个“绿铝”碳标签试点证书。换言之,企业能拿到“绿铝”碳标签,意味着铝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的降低。铝业变“绿业”,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国。电解铝生产用电量大、用电成本高,是中国工业领域碳排放治理的重点。实现“双碳”目标,要求铝业必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增强绿色转型的自觉性,靠理念引领。“绿铝”碳标签用于记录铝产品在生产、物流和消耗过程中的碳排放总量,有助于加强铝产业链的碳排放管理,推动全产业链从高耗能转向高节能。这个“绿铝”碳标签,不是“要我拿”,而是“我要拿”,企业心里把账算明白,思路更清晰,步子才会更坚定。以银海铝业为例,同样的铝合金板,国内外很多客户只选“绿铝”,市场用脚投票;采用清洁能源,企业一年可节省电费4000万元至5000万元,收获直观效益。当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共识,积极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成为行业共识,企业如果刻舟求剑,发展就会受限。把产业绿色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扎实推进铝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才能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塑造中国铝业新的国际竞争力。

  赢得绿色转型的主动权,需技术赋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有助于将“施工图”落地。经过数智化改造的生产车间里,电解槽运行、智能电表等,可通过工业软件和相关设备采集节能数据;建立氧化铝浓度、阳极效应等抽象模型,在相应APP上能实现实际生产数据可视化……用好技术工具、升级制造装备,可为绿色转型添助力。从实践来看,顺势而为、锐意创新,生产管理的数智化,让减碳效果可计算、可追溯、可评估,既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动能,也为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夯实底座。

  逐“绿”前行,还要坚持系统思维、向内挖潜,通过循环经济把铝“吃干榨净”。行走百色,能够正常的看到一条正被延长的铝产业链:铝材加工产生的边角废料,重熔再加工,“新生”为铝锭和铝棒;氧化铝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赤泥,提取出金属铁等产品后,用作建材原料、路基材料等。再生铝及相关衍生品,助力铝循环成为“绿循环”,补上了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壮大了循环经济,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也印证着,绿色发展是用最少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发展,是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转型升级是企业的必答题,更是产业经济的着力点、地区发展的突破口。传统铝业之变,究竟靠什么?靠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理念的指引,靠数智化生产管理模式的支撑,靠放大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实践启示我们,处理好理念与行动、方向与方法的关系,锚定目标、创新路径,才能更好实现质与量的提升。

  如今,屋顶上的太阳能光伏板、山林间的风力发电机等,都在为百色的铝业注入“绿电”。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树立全产业链思维,我国铝业绿色转型的新“铝”程定会绿意盎然、更加出彩。(郑 壹)

  2022年,国际科学团队完成第一个完整的、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说,现在成本降低后,很多以前舍不得测的基因组类别现在都能测序了,比如疾病基因组、药物基因组等。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2日发布的北极年度气候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北极的平均表面气温是自1900年以来第六高,夏季地表气温创有气温记录以来新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紧紧依靠科学技术进步驱动产品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培养用好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意义重大。丁冉建议,对一些从事长周期基础研究的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应适当放宽博士后进出站的年龄限制。

  统筹不仅限于区域内,更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促进要素资源的整合创新在长三角经济版图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远近闻名。统筹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要从体制机制、要素流动、产业协作等方面实现更高效的协同联动,凝聚促进高水平发展的强大合力。

  大数据、人工智能(AI)和大模型的融合发展,将激活科学研究的创新力和生命力,帮助破解更多科学密码。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科学家开展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表明,使用生物疗法能控制哮喘重症。

  《自然·电子学》12日报告了一种由电子硬件和一个大脑类器官组成的混合计算系统,可执行如语音识别和非线性方程预测等任务。

  (记者刘志强、常钦、郁静娴)粮食丰收,颗粒归仓。今年,在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情况下,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功不可没。减“单”增“双”,湖南省湘乡市棋梓镇普安村农民田学文说:“单季稻改成双季稻,早稻集中育秧每亩补贴100元,流转的2000多亩田多种了一季,增收20万元左右。

  近日,AI与数字化的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青年学者、中山大学教授黄凯团队研究开发出一款高度仿生的老鼠机器人NeRmo,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的核心创新在于其柔性脊柱的水平摆动设计,大幅度的提高了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和效率。

  据新华社电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据介绍,2023年,全国夏粮产量为2923亿斤,比上年减少25亿斤,下降0.8%;早稻产量为566.7亿斤,比上年增加4.3亿斤,增长0.8%。

  “海上风电是清洁能源建设的兵家必争之地,更是风能产业的科技制高点。”他建议,加强海上风电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制关键共性技术标准,通过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快速发展的5G、人工智能等技术,是充满了许多活力的创新引擎,亦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的重要抓手。这些数字都表明,中国将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科学技术创新带来的福祉。

  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储存环最后一台磁铁12月11日安装就位,标志着HEPS储存环主体设施安装闭环。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12月11日,工作人员安装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加速器储存环线

  针对当前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形势,国家卫健委10日就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近日,我国航天两大集团公司党组机关报《中国航天报》推出“为建设航天强国不懈奋斗”系列评论,在其中一篇评论中提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对标SpaceX,集团公司在发展理念上、科研生产模式上、关键核心技术上、质量效率效益上存在很明显差距和不足,整体上大而不强、大而不优”。

  12月9日,记者从东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野大麦种子人工扩繁基地喜获丰收。这标志着“野大麦种子扩繁与退化盐碱草地生态修复技术推广与示范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记者12月8日获悉,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为磊教授联合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海洋生物碳泵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研究人员介绍,此前,对海洋生物碳泵的直接观测主要利用沉积物采集器,数据极为稀少。

上一篇:好家伙央视《问心》大结局真是我本年看过最刀心刀肺的大结局

下一篇:“百模大战”下半场开打平台将成关键